心律,呼吸,心率,快慢,心室
提問: 心慌
我心率不齊,心慌.這已有五年了.半年前我扭動臂膀時發現胸部疼痛,可X胸透未發現異常.我曾做過好多檢查,吃過好多藥.以下是我的檢查結果 24小時心電記錄儀檢查后醫師評定: 1)基礎心率為竇性.動態變化在正常范圍. 2)偶發室性早搏. 3)心率快達150次每分鐘以上時ST--T波低平或倒置,心率減慢ST--T恢復正常. 4)心率變異性正常. 心電圖醫師評定: 1)心率變異性低. 2)迷走神經張力偏高. 3)自主神經功能不平衡,迷走占絕對優勢 血常規檢查結果:淋巴細胞數目(Lymph#)2.7 x 10^9/L 0.6--4.1 :淋巴細胞百分比高 42.8% 20--40
●患者性別:女
●患者年齡:32
医师解答: 下面一些知識你可以參考一下: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,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,稱為竇性心律不齊。臨床上,竇性心律不齊分以下幾種類型:
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: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。多發生于兒童、青年及老年人,中年人較少見。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于在呼吸過程中,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,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周期性、規律性改變。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,心率增快,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,心率變慢。心率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于一個呼吸周期,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。其心電圖特點如下:
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“竇性P波”,其形態恒定。②心率的快慢隨呼吸變化而變化,吸氣時心率增快,呼氣時心率減慢,其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于一個呼吸周期。
③在同一個導聯中,R-R間距或P-P間距差異達0.12秒以上。
④PR間期大于0.12秒。
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:
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,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,有人認為與生氣、情緒不穩定、或使用某些藥物有關。其心電圖特點如下:
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“竇性P波”,其形態較恒定。
②P波頻率變化與呼吸無關,心率有時突然增快。
③在同一導聯中,P-P間距或RR間距差異達0.12秒以上。
④PR間期大于0.12秒。
竇房結內游走性節律:
激動的發生點在竇房結內移動,因此,心電圖上的P波形態、大小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,其心電圖特點如下:
①P波是竇性P波
②P波形態、大小變化不一致。
③PR間期發生長短變化,但都已超過0.12秒。
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:
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,是由于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,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改變。
異位心律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:異位激動,尤其是發自心房的異位激動,有時可使竇房結的激動提早發生,繼之竇房結受抑制,因而發生一過性異位激動所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。
快慢明顯不均勻的竇性心律為竇性心律不齊。由于呼吸時胸腔的擴大和縮小而引起的,常見于兒童和青年人,多無病理意義;也見于心臟病人。與呼吸無關的竇性心律不齊,多見于老年人和心臟病患者。
- Mar 01 Tue 2011 17:40
心慌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